2023年1月27日,厦门华厦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遇见非遗”实践队前往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探访传世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古中原文化瑰宝的魅力——南音。本次实践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学翎老师和商务与管理学院苏丹老师带队,着眼于海丝路上丝竹乡韵——南音,了解泉州南音发展历程,探寻南音在社团模式下的延续发展保护路径,感受非遗文化传承的魅力,致敬非遗文化守护者。
寻迹古阁,品味悠悠南音
南音袅袅,不疾不徐的回旋曲,穿越千年回荡在泉州古朴醇厚的红砖大厝之间。实践队步入泉州金鱼巷南音阁,彼时这里正进行一场南音表演,其乐音亦动亦静,幽静处如夏夜风歇,潇洒处如春燕腾空,曲终谢幕,现场掌声雷动。南音馆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唱奏机制,实际上已不经意地承载了传承、发展、创新和保护南音的历史重任。
实践队队员观看南音表演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不仅仅是音乐,更是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文化的灵魂,历史的低语,时光的回响,每一次演绎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与创新。
千年古韵,尽览非遗行迹
随后,实践队前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探索南音的遗迹,馆内陈设着各式各样的非遗物品,其中包含丰富的南音文化。这里记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熔铸着时代的创新与超越,数字化的加持和实体手工艺的完美融合使非遗的呈现更加生动。
参观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实践队成员们尽览传统非遗行迹,一睹泉州南音集成,不仅拓宽了对南音文化的认识,更读懂了泉州这部承载千年的文化史诗。
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合照
传承匠心,守护传统文脉
为进一步探索南音魅力,了解守护传承故事,实践队来到泉州市惠安县小岞镇南音社,并有幸采访到南音非遗传承人——小岞镇南音社社长陈文玉老师和副社长陈美仁老师。
实践队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陈文玉老师和陈美仁老师向队员们介绍小岞镇南音社创立的初衷,诉说南音社守护传承故事,深入剖析南音传承中的难点和痛点,并就南音的传承问题提出了建议。
采访过程(陈美仁老师 陈文玉老师)
采访之余,实践队队员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尝试了南音乐器,在零距离的抚触中感受南音魅力、领略南音之美。
老师指导实践队队员
最后,南音社成员们共同演奏,为实践队队员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实践队队员们沉醉在悠扬绵长的旋律中,深刻感受到南音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南音社进行演奏
在小岞镇南音社,队员们感受到南音艺术家们将非遗南音发扬光大的决心和信念,非遗南音传承人和南音爱好者用他们的坚持和执着,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实践队与南音社表演老师合照
文脉守护,生生不息
八闽之上,寻脉而往。本次寒假社会实践,“遇见非遗”实践队在实地走访中对以南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在深刻领略非遗之美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的决心,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理念,将非遗融入当代生活,以此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期待着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机制和好政策的帮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